腾势销量低迷, 比亚迪双车齐发, 高端市场再添新选择
- 2025-04-11 13:50:13
- 482
比亚迪4月9日一口气推出汉L和唐L,价格直逼30万大关,这难道真是比亚迪心甘情愿的选择吗?
说白了,这俩车一上市,就在市场上炸开了锅。
有人说,比亚迪的标贴在这么贵的车上,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比亚迪以前卖的那些车,大部分都在7万到15万之间,现在突然冒出来个快30万的,消费者能不能接受,还真不好说。
看看之前的比亚迪夏,想冲进25万到30万的市场,结果呢?
连续两个月,销量都没突破3000台。
这说明啥?
说明比亚迪的牌子,还没硬到能让大家心甘情愿掏这么多钱。
那问题来了,原本应该由腾势扛起的高端大旗,为啥现在要比亚迪自己来摇?
说起腾势,那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想当年,比亚迪和奔驰联手打造这个品牌,就是想在高端市场分一杯羹。
可这些年下来,腾势的表现,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
就拿腾势N7和N8来说,上市前宣传得天花乱坠,结果呢?
真正掏钱买单的人,寥寥无几。
还有腾势Z9,虽然也想在高端市场闯出一片天,但销量始终上不去,大家一提起腾势,首先想到的还是D9这款MPV。
腾势之所以没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内部策略没能统一。
早在2022年,比亚迪的高管们就对腾势的定位吵翻了天。
有人觉得,腾势就该走高端路线,和比亚迪彻底划清界限;可也有人觉得,腾势只要在比亚迪的基础上稍微升级一下就行了。
这么一来,腾势在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上就显得犹豫不决,结果高端市场没捞着,低端市场又没守住。
更让人头疼的是,腾势的销售渠道和服务也出了问题。
为了提升品牌形象,比亚迪曾经花大价钱给腾势建独立的销售和服务体系。
可腾势的车型本来就少,销量也不高,光靠卖车根本养不起这么庞大的体系。
最后没办法,腾势只能和比亚迪共用一部分销售和服务资源,高端品牌形象自然也大打折扣。
就在比亚迪为腾势操碎了心的时候,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小米SU7。
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正式发布,凭借着出色的外观设计、强劲的性能和各种高科技配置,瞬间成了汽车圈的“顶流”。
小米SU7的出现,让比亚迪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应对小米的挑战,比亚迪只能硬着头皮推出汉L和唐L,希望能抢在小米前面,把高端市场的蛋糕先分掉一块。
比亚迪这次推出的汉L和唐L,在配置上确实下了血本。
像什么天神之眼B智驾方案、易三方泊车功能,这些原本都是腾势30万级别车型才有的配置,现在全都成了汉L和唐L的标配。
更夸张的是,这两款车的承载能力也大幅提升,汉L能拉450公斤,唐L更是能拉605公斤,比同级别的其他品牌强多了。
这么说吧,汉L和唐L,其实就是披着比亚迪外衣的腾势。
无论是设计、用料还是配置,都和其他比亚迪车型有着天壤之别。
但问题也来了,汉L和唐L仍然要通过比亚迪王朝网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要知道,王朝网主要面向的是中低端市场,消费者能不能接受这么贵的比亚迪,还真不好说。
比亚迪推出汉L和唐L,不仅仅是为了弥补腾势的不足,更是为了试探市场对高端比亚迪车型的接受程度。
如果这次能成功,那比亚迪的品牌形象就能得到极大的提升,为以后推出更高端的车型打下基础。
比亚迪未来的路怎么走,现在还不好说。
它可能会进一步调整品牌战略,明确比亚迪、腾势、仰望等子品牌的定位,避免内部竞争;也有可能会加大对腾势的投入,重新塑造腾势的品牌形象,让它真正成为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比亚迪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比亚迪这盘棋,到底会怎么下,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 上一篇:全球最窄四等边
- 下一篇:特朗普家族几天获利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