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eSIM业务或年底全面开放

  • 2025-09-16 15:44:01
  • 176

9月10日,苹果年度重磅发布会如期举行。其中,此次苹果新推出的iPhoneAir内置eSIM引发广泛关注。

苹果官网显示,iPhoneAir仅支持通过eSIM激活,不兼容实体SIM卡。这意味着,用户使用iPhoneAir需满足两个前提:一是选择提供eSIM服务的运营商,二是办理对应的移动通信服务套餐。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并非所有运营商都支持eSIM功能,苹果官方明确,在中国大陆地区,当前仅有中国联通可为iPhoneAir提供eSIM支持。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获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都表示,已准备好相关业务,并已向工信部提交了eSIM卡许可申请。

没有“实体卡”的新型电话卡

eSIM(嵌入式SIM卡)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SIM卡形式,具有无需插拔实体卡、支持远程配置多个运营商Profile、节省设备内部空间等优势。相较于传统SIM卡,eSIM可远程配置、灵活切换运营商,有助于运营商更好地管理用户连接,提升服务效率,巩固市场地位。当前,传统SIM卡业务的增长已逐渐见顶,发展eSIM成为国内运营商拓展业务边界、寻求新增长点的重要选择。

一直以来,苹果都在推动SIM卡技术的演进,不过eSIM的推广力度并不如意。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在iPhoneAir推出之前,国内尚未开展手机端的独立eSIM应用,eSIM的支持场景集中在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平板电脑等非手机终端。但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希望借助eSIM取消传统SIM卡槽,从而释放内部空间,用于更大容量电池和更复杂的摄像头模组设计,实现产品外观与性能的双重进化。

中国联通相关业务进展领先

作为eSIM服务的最终提供者,运营商是eSIM产业链最为关键的一环。GSMA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240个区域运营商部署eSIM。在国内运营商中,中国联通的eSIM业务进展较为领先:其已开启eSIM手机业务试商用,并率先在全国25个省市开通了eSIM服务。

与此同时,另一运营商中国移动也在2019年启动了七个城市的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非物联网设备)试商用。

从政策层面来看,自2020年起,经工信部批复,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先后在全国开通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的eSIM技术应用服务。2021年,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到“推动包括SIM卡(eSIM)等新兴技术应用”,为我国发展eSIM技术奠定基础。

正当大家以为eSIM要全面普及的时候,三大运营商却在2023年先后发布公告,以业务维护升级为理由,宣布暂停受理eSIM手表一号双终端业务及独立eSIM卡的办理申请。

有业内人士分析,当时暂停受理eSIM业务是出于对安全性与监管的考虑。

eSIM业务或年底全面开放

随着运营商和有关部门的监管有效升级,今年有消息传出,中国三大运营商计划于下半年全面重启eSIM业务。

2025MWC上海期间,中国联通发起“AI+5G+eSIM产业合作行动”,并发布《5GAI终端白皮书》。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布的《eSIM产业热点问题研究报告》也指出,我国eSIM产业链各环节形成完整产业布局,涵盖芯片设计制造、模组研发、平台服务、终端设备和基础电信运营商等主要领域。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发布会前一天,中国联通旗下的微信公众号“我的eSIM”更名为“联通eSIM”,并重新认证为“中国联通eSIM业务官方认证账号”,进一步凸显了其在eSIM领域的布局决心。

在苹果iPhoneAir发布后,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也相继释放了eSIM业务的进展信号:中国电信相关人士表示,其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准备就绪,预计近期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商用试验正式批复后,将快速向用户开放包括iPhone17在内的eSIM手机业务办理服务;中国移动有关人士则指出,公司已具备支持eSIM手机业务办理的能力,具体开放时间将另行告知。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孔学劭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