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智”高点 蚌埠发力智能传感产业

  • 2025-09-09 06:29:46
  • 404

发布智能传感产业政策、揭榜挂帅项目、首批招商场景,聘请智能传感产业发展首席专家,表扬智能传感产业十强企业和招商引资突出贡献人员,为45名智能传感产业高层次人才颁发安家补贴……

9月6日上午,蚌埠召开了全市答好创新之问暨加快智能传感产业发展动员大会。会上,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新政策和实而又实的新举措,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智能传感产业发展的信心决心,释放了全市上下坚持制造强市、产业立市,狠抓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的强烈信号。

选准赛道龙头带动

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传感产业集聚区

答好创新之问,关键是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把蚌埠科技特长变成蚌埠工业特产。“蚌埠智能传感产业市场前景好、自身有优势、产业发展快,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有机结合点。”会上,蚌埠市委书记、市长马军提出,要奋力打造自主可控芯体最多、传感器种类最全、产值超千亿的全国领先的智能传感产业集聚区。

智能传感器作为人工智能的“电子五官”,是数字经济的底座。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传感产业成了各地竞相争逐的一片“新蓝海”。

蚌埠的智能传感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发展潜力巨大。早在1979年,中国兵器214所迁址蚌埠,这里就开始探索微电子技术研制领域;上世纪90年代初,蚌埠跻身全国三大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2017起,蚌埠连续举办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见证了智能传感技术从“追赶”到“并跑”“领跑”的不断跨越。

坐落在蚌埠的北方微电子研究院,是国内中高端MEMS技术与产品头部企业,也是蚌埠发展智能传感产业的龙头支撑。近年来,蚌埠依托北方微电子研究院的引领带动,全力打造中国传感谷,已吸引了200多家智能传感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初步构建起智能传感器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同时拥有集成电路及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中国传感谷位列安徽人工智能产业“三谷”之一,全国十大高质量传感器园区第六位,产业集聚效应和行业影响力已跻身全国前列。

这次大会,蚌埠市委、市政府决定聘请北方微电子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丙根为蚌埠市智能传感产业发展首席专家,要求各县区和各部门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在智能传感产业政策制定、产业布局、项目建设、科研攻关、人才引育等方面,强化与首席专家的多元合作,共同推动蚌埠加快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智能传感产业集群。

创新驱动招商带动

把蚌埠科技特长变成工业特产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蚌埠拥有丰富的高校、院所等科创资源,是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重要一极。如何汇聚这些大院大所大学的创新资源,助力蚌埠智能传感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了摆在蚌埠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近年来,蚌埠围绕智能传感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与西安交通大学、北方微电子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长三角(蚌埠)产教融合协同中心。共组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1个,其中,国家级平台5个,在智能传感领域取得各类科技成果800余项。

在创新驱动下,北方微电子研究院系统解决了MEMS制造领域技术短板,助力“嫦娥”奔月、“神舟”飞天等国家重点航天工程;芯动联科惯性陀螺仪填补了国内高端MEMS传感器空白;希磁科技在新能源汽车电流传感器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30%,稳居行业第一;华鑫微纳建成全国首条8英寸MEMS晶圆全自动生产线,具备月产3万片晶圆能力。

此次大会期间,蚌埠还发布了智能传感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中国传感谷顶尖孵化器揭榜挂帅项目、蚌埠市主导产业关键环节招商揭榜挂帅项目、蚌埠市首批产业招商场景机会清单等,向全社会发出了科创“英雄帖”。

同时,蚌埠市还聚焦“招商引资、对上争取、助力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三大主渠道,为中国传感谷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此次会议宣读了《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表扬全市智能传感产业十强企业的通报》和《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对2023—2024年度招商引资工作作出突出贡献人员记功嘉奖的通报》,并为获奖同志颁发有关奖牌和证书,进一步激励全市上下以“铁锤砸铁钉”的严实作风,聚力延链补链强链,共同做大做强智能传感产业。

项目支撑政策保障

以产业发展加快蚌埠振兴

在当天上午召开的大会上,《蚌埠市推动智能传感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正式发布。蚌埠从支持企业流片、支持产业链式协同、支持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基金投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重大项目投资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以真金白银的投入,进一步集聚产业资源,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推动全市智能传感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之同时出炉的,还有《2025年智能传感产业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人员名单》。

“市委、市政府发布的智能传感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出的揭榜挂帅项目,是真招实策,是真金白银,让我们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对产业立市的高度重视和满满期望。”在看到政策内容后,陈丙根高兴地说,北方微电子研究院将继续发挥核心优势,与蚌埠协同发力、携手并进,开展大联合、大协作、大攻关,为蚌埠市智能传感产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服务保障。近年来,省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国传感谷发展若干政策》《关于支持智能传感产业人才发展的十条措施》等文件,组建了总规模超70亿元支持智能传感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全力以赴支持智能传感企业发展。

同时,该市狠抓“优质项目+实物工作量”,在中国传感谷建设标准化厂房、人才公寓、污水处理中心、电镀产业园、大宗气站等一系列配套设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建成传感谷公共服务平台及示范线项目,打造品种类别涵盖最全、国产芯片配套最多的传感器产品体系,切实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当前,蚌埠发展风正帆满,智能传感产业已经成“形”起“势”。蚌埠全市上下正以智能传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以实干实绩答好省委“创新之问”,汇聚加快蚌埠振兴的最强动能。